《演员请就位2》阵容正式公布,陈凯歌、赵薇、郭敬明继续掌镜,还有一位没公开的神秘导演X。
三星半。
竞演型综艺似乎进入了奇怪的瓶颈阶段,《演员请就位》第二季热度很高,但大有“看表演不如看点评”的架势。
尔冬升导演每句话都引发极度舒适、每次“骂人”都堪称高光时刻,陈凯歌导演“软弱”等点拨、瞬间让人觉得剧作层次都往上爬了一格;女演员困境、40+困境、评级为B的困境,话题度满满。
不过舒心酱首先想聊一聊“没被打上困境标签”的困境。
一,“炸裂式”追求不可取。
倪虹洁和马苏演了一段《隐秘的角落》中的名场面,剧本明显有改动。
剧版中马主任摊牌,讲述自己被介绍了新对象,是只有他们二人的私下场合;他的态度也并非当众羞辱,而是试图以温和面目掩盖自己的负心行为。
这样的处理更生活化、更真实,更“不”戏剧。
《演员请就位》版本,为了扩大冲突,将这段改成了当即抛弃、当众羞辱。
破坏了马主任原本的角色层次,压缩成了扁平的势利恶心渣男。
个人不太喜欢这种放大的“戏剧性”。
此处剧版中非常重要的一幕,是周春红说完这段之后,发现儿子朱朝阳就在那里。
这是母子二人非常关键、敏感的一幕。
竞演版本也没了。
为什么删掉这段?或许是认为角色太多可能分散戏剧焦点?或许是考虑部分观众没有看过原作,在不了解前因后果的情况下比较难代入这一幕。
至于对马主任戏份的更改,出发点或许是考虑不适合转场再拍另一个私下的场合,没有条件以更温和的方式来展示残酷人性,所以选择“更放更激烈”的模式。
任敏和施柏宇版本《少年的你》,二人在排练室的时候,有一个场景很打动我。
两个人死死抱在一起、搂成一团、缩在角落里。
有人上来拉、拉不开。
其实打动我的核心,是这一段让人产生了介于表演和真实之间的错觉,像是排练、又像是为增进感情信任而做的练习,又像是排练结束了情感没收住,(几个镜头剪成了好几块,也没交代具体是干啥),总之有打动我。
(但她嚎啕的哭声瞬间让我出戏)
个人不太喜欢歇斯底里的情绪发泄,更不喜欢两个人哭第三个人拉扯的场面,但任敏和施柏宇这段,很真挚。
至于这版在舞台上的呈现,对比原电影也有明显的改动。
电影里陈念打完小北一巴掌之后被拉开,二人相对流泪,镜头切走,没有舞台上“滚啊我叫你滚啊我叫你滚啊”、二人在警察面前破功、手拉手流泪的这一段。
我更喜欢电影原版里更内敛、更压抑、更入骨的表现,原本这部电影打动我的就是小北死死抗下拼死不说的隐忍、牺牲、期许。
名场面二人隔着监狱探视玻璃对望的场景,两个人一句台词都没有、甚至根本没有大幅度的动作。
表情里有故作轻松的笑,有无法压抑的痛苦,有“看见你好所以我放心”的欣慰,非常动人。
《演员请就位》版本,又改编出了一个更“放”、更有“戏剧冲突”的版本,男生大喊滚啊滚啊你快滚啊,看似更激烈的情绪其实或许恰恰丢掉了原版最高级的部分。
不是说没台词的表演就一定高级,更不是说嘶吼就一定是浅层的表现,但总想要在十分钟里塞进比两个小时更多更强的“炸裂式”冲突、靠炸裂式情感体现炸裂式演技,这种往“炸裂”走的追求,本身就很让人头疼。
说一句题外话,对比周冬雨,任敏的音色,高、甜、亮、脆,从先天条件的角度来说,周冬雨更沙的音色、或许生理条件上就更接近这个角色的凄惨质感。
哭起来尤其明显,音色非常让人出戏。
没有质疑的意思,只是个人依旧更喜欢完整的原版。
纵观诸多竞演综艺,观众对剧本的不满之情和怒骂之声从未停息,这也是这类综艺瓶颈期的一大成因;《演员请就位》的几处改动,舒心酱都不太喜欢,但又觉得似乎是条件掣肘太多,而这并非是多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。
坦白说,目前节目里的表演桥段反而不如点评吸引我,不是觉得所有表演都不好,而是对这种模式产生的倦怠感。
倪虹洁演得不好吗?当然不是,她很好。
但作为观众,舒心酱最终的需求,不是单看演技、而是看完整的作品。
《摩天大楼》里倪虹洁的角色戏份不多、而且是她口中的“妈妈”类角色,但特别打动我,我期待看见她更多新的影视剧、更多新角色,而综艺里的重复片段,则是另外一类。
竞演类综艺里选择的桥段,大多是经典或者热门作品,传播度广,换句话说,都看过了。
故事是旧的,台词是已知的,内容是改编的。
一次一次重复看改编,仿佛是在看“演技大赏”、看优秀演员和不及格生的对比修罗场。
这种模式第一次出现时,观感非常新鲜;
这种模式开发还没几年,但同质节目太多,大大加速了“七年之痒”的上线时间。
后续乏力,本质问题在于看片段改编更类似脱离“作品”看表演,演技再“炸裂”又如何?
真正能拯救竞演类综艺的,或许只有优秀的原创剧本。
众所周知,那可是真正的稀罕货。
二,困境的错位。
排名靠后的演员没有选择权,残酷展示这一点并非《演员请就位》的独门首创,此前就有竞演节目做过投射,只是《演员请就位》的S级、A级、B级切分,表达更直观。
矛盾的是,浓墨重彩被放在这个位置讨论的张大大,面对的好像不是这样的情况吧?
他倒数第二名,只有两个选择,一个是《三十而已》许幻山、一个是《我和我的祖国》中的高远。
张译的这个角色,无论如何从哪种意义上说,都不能算“烂角色”。
这一段戏份曾被诟病独白太长、表现方式太单一,但无论如何张译的表现都非常动人,承包无数泪点。
张大大排名如此靠后,却拿到了非常好的好角色,这算哪门子“评级低的演员没有好项目”?
这对应的明明是另外一种情况,没演技的人演出灾难现场。
尔冬升“你演得像个小偷”。
大鹏的说法非常委婉,他说张译非常了不起、不知道张大大最后的呈现是什么样。
尔冬升讲真话时,张大大则当场启动偷换概念、卖惨、放狠话等诸多模式。
尔冬升说你演技差,他说“很多人像我一样长相不帅身高不高但都喜欢演戏”。
舒心酱想问,所以呢?
尔冬升有禁止你喜欢演戏热爱演戏吗?他评价的只是你在这个角色中能力上的不合格啊。
对比张译的版本,格外的特别的尤其的不合格啊。
很多人不是喜欢演戏,只是喜欢演戏能带来的虚荣和名利;更讽刺的是,混进贵圈、占据热度,不用喜欢演戏、不用演戏好、就有可能坐收红利。
曾经红极一时的某档竞演综艺,在热度爆棚之后又遇冷,恶意剪辑的争议、黑幕疑云等等和表演完全无关的热点过热,表面上鲜花着锦、烈火烹油,本质上都不过是饮鸩止渴。
回到《演员请就位》节目本身,陈凯歌、尔冬升、赵薇每位导演的点评部分,我都很喜欢看,每个人从自己的经历和诉求、从不一样的角度来角度,都很干货、很有含金量。
尔冬升批评陈宥维的表演,面对粉丝们“不准抱”的诉求提出质疑,赵薇谈女演员困境,每个话题都触及当下痛点和热点。
节目组组找话题的路数,显得太聪明。
虽然某些设定让人觉得目的感太强,但能看见这些痛点被讨论被骂,已经叫人高兴。
现阶段,尔冬升导演是舒心酱的快乐源泉,他每句话我都想手动添加“此处有掌声”!
更关键的是,这个人毒舌不是为了“你的表演让我生气、我不吐不快”,而是试图从过来人的角度给出优化对方的建议。
更妙的是,他还可可爱爱听着起哄,在纸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、画了个心~
舒心结语
贵圈的状况是:没有人永远当红,但永远有人在当红。
上一届爱豆过气了、糊了、掉粉了,永远有新人补位、成为链条上的一轮新亮点;流水的爱豆,不变的控评话术、盲目喜爱。
不变的饭圈彩虹屁控评,不变的不能容忍客观评论、动辄私信辱骂。
陈宥维能遇到肯改造他的尔冬升大导演,我们普通观众,什么时候能等到糟糕风气被改变的那天呢?